公司動態
你是否為此感到困惑?
“您好!裝修有需要嗎?”
“買房嗎?”“買車嗎?”“辦卡嗎?”
......
你是不是也經常接到
這些莫名的電話或短信
他們甚至連你的具體信息都知道
他們是誰?
消息怎會如此靈通?
為什么我們的個人信息會被他人精準掌握?
你沒猜錯,你的個人信息很可能被盜賣了!
躺著就能輕松賺錢?
前段時間,女士朱某在家刷某短視頻APP時,無意中發現了一個賺快錢的“好方法”——那就是通過撥打電話為某地區的足療店打廣告引流。
只需要添加潛在客戶的聯絡方式,把其介紹到足療店消費,就能輕松獲得其消費金額百分之二的提成。
有這樣的美事,朱某當然心動了,于是,便招聘了四名聲音甜美的“小姐姐”撥打電話,可是如何才能提高效率,精準掌握有此類需求的客戶呢?
墜入違法犯罪的深淵!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朱某想方設法,通過種種手段購買了140余萬條個人信息。這之后,朱某便開啟了自己的“賺錢之路”。
“您好,是張先生嗎?XX地區的足療店,有各種免費體驗項目,咱們加一下聯系方式,我詳細給您介紹,優惠多多?!?/span>
聲音甜美的“小姐姐”從朱某處拿到電話清單和話術單后,朱某便安排他們按照要求招攬客戶。
“小姐姐”們每天的任務就是撥打清單上的手機號碼,并按照話術模板與客戶溝通,讓客戶添加指定的聯系方式,就可以獲得1元的提成,精準地找到了受眾群體,干起工作來得心應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朱某的心里樂開了花。
怎料朱某的賺 “快錢”業務剛開展4天,就被公安機關抓獲!
到案后,朱某對自己的行為后悔不已,一開始只想賺點快錢,沒想到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
錢沒賺到,卻讓自己遭遇牢獄之災!為時已晚,這個“財富密碼”讓朱某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目前,犯罪嫌疑人朱某因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被河北安國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還在進一步辦理中。
公民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
任何單位、組織或個人不得非法買賣
向他人提供
或違規披露公民個人信息
否則將受到法律的追究